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正文

文章正文XINGTAO.CN

上海金融法院发布十五条举措 服务保障临港新片区金融开放与创新发展

发布日期:2020-08-19 点击量:929次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增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的决策部署,近日,上海金融法院对外发布《上海金融法院服务保障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金融开放与创新发展的若干举措》(以下简称《若干举措》)。   
《若干举措》共计15条,不仅积极回应了临港新片区金融领域改革开放的司法需求,而且紧紧围绕金融审判执行工作,聚焦各项举措的可操作性。   
在推进金融审判机制的创新完善,提高金融审判的专业性、便捷性和公信力方面,《若干举措》提出,要完善金融专业化审判机制,探索聘请港、澳、台同胞担任人民陪审员参与审理案件;依法行使涉外金融纠纷司法管辖权,平等保护中外当事人在国际金融交易中的合法权益,促进我国金融机构更好地防范化解相关法律风险,有利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有关金融市场规则的树立;建设“一站式”涉外金融纠纷解决平台,对涉外型金融纠纷,推行“示范判决+专业调解+司法确认”全链条纠纷多元解决机制;优化涉外金融案件诉讼程序规则。   
在积极开展金融案件类型化研判,提供更加公正、高效和可预期的金融司法保障方面,《若干举措》要求,要对新型金融纠纷进行梳理,提升裁判的可预期性,积极向国际社会推介典型金融案例,增强中国金融审判的国际影响力,同时强化涉外金融审判专家支持。   
在积极开展金融司法实践,对接临港新片区金融制度创新方面,《若干举措》提出,要营造良好的金融信息法治生态,加强与金融、信息等监管部门之间的合作交流,形成金融信息保护的合力;依法支持金融科技监管创新,同时适用示范判决机制和代表人诉讼机制,妥善化解因“金融科技监管创新试点”项目引发的群体性纠纷;探索建立“测试案例”机制,起到诉源治理的效果。
在强化司法科技和人才队伍建设,确保举措落实到位方面,《若干举措》提出,要加大司法协助力度,明确与证券登记结算机构建立线上司法协作机制,实现财产线上查询、冻结,助力案件执行;深化金融司法科技应用,运用“智助立案”“智能诉讼风险提示”“中小投资者保护舱”“AI智审传译系统”等司法科技的最新成果;加强涉外金融法律审判人才培养,高质量推进与知名院校联合举办的“金融法治菁英项目”等培训,充分发挥翻译研究团队“译研社”作用,鼓励支持法官参与国际金融司法学术交流活动。 
来源:人民法院报 | 作者:严剑漪 郑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