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正文

文章正文XINGTAO.CN

安吉:“1234”工程打造诉讼服务平台

发布日期:2013-10-24 点击量:2076次

 

新闻来源:浙江法院网

    近年来,浙江省安吉县人民法院坚持司法为民宗旨,实施“1234”工程,大力建设“一站式”综合性诉讼服务平台,把立案大厅打造成“集约、和谐、文明”的惠民窗口,努力为群众提供“可感受、可互动、可持续”的诉讼服务,被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省司法厅评为“诉调衔接工作先进集体”。
  不是大型超市,却有储物箱柜,提供临时存放物品服务;不是商业银行,却有叫号服务系统,只要小坐等候即可;不是机场车站,却有自动安检系统,确保平安参与诉讼活动。这就是浙江省安吉县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服务中心集导诉、立案、收费、咨询、信访、诉前调解等功能于一体,让当事人享受“一站式”的诉讼服务。
  “让老百姓少跑一次腿,少等一分钟,少误一次工,享受全新的诉讼服务,是我们的追求和目标。”安吉法院院长王怡介绍说,通过诉讼服务窗口建设,进一步提升法院亲民、利民和护民的形象。今年9月5日,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齐奇批示肯定安吉法院“用心司法为民,贵在持之以恒。”
   健全“一站式”服务
  “以前要找主审法官打听,遇到开庭还要等。现在好了,方便省力了。”安吉县昌硕街道天目社区的居民老徐对法院“新式”诉讼服务深有感触。本来还担心法院硬件设施“电子化”后,老年人用起来“笨手笨脚”,可是当他来到诉讼服务中心,在导诉台青年法官的指导下,按照电子触摸屏的栏目查询到自己所关心的案件相关信息后,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安吉法院根据诉讼窗口服务的流程特点,把集约化、规范化、便捷化建设作为“标杆”,健全首问负责、服务承诺、文明接待、岗位责任等制度。完善服务细节,配齐电子触摸屏、叫号机、激光打印复印机等硬件设施,提供导诉咨询、立案审查、收费退款、信访接待、诉前调解等“一体化”服务。建立导诉台,挑选素质高、业务精、有经验的青年法官轮流值班,做好诉讼引导工作。
  借力“两支队伍”解纷
  9月10日上午,准备“打官司”的天子湖镇农民张某原本郁闷的心情轻松了不少。张某是前来立案的,他和别人合伙养殖甲鱼退出清算后,合伙人欠他2万元一直不还。
  张某在导诉法官的引领下取号、立案,窗口工作人员审查后,建议他到律师调解室进行诉前调解。“原本要跑个两三趟的,没想到当天就解决了,律师费、诉讼费也省了。”张某开心地说。
  为减轻当事人诉累,安吉法院与县司法局联合发文,设立了“律师驻法院调解工作室”,对简易、小额民商事纠纷,积极引导当事人接受律师诉前调解,达成协议的予以司法确认。
  安吉法院还注重发挥兼职人民陪审员的“主力军”作用,借力人民陪审员推进委托调解。该院精挑细选14名复员军人、退休综治干部、村社书记,提请县人大常委会任命为人民陪审员,同时由司法局“委任”担当人民调解员,形成“合二为一”的驻庭工作新模式。
  “一年多的时间里,我除了参加审理案件,还一个人调解了170多件纠纷,光是离婚案就有几十件,其中劝和‘牵手’的有17对。”人民陪审员程玉和谈起当专职“老娘舅”,颇有一番成就感。
  陪审之余,人民陪审员对婚姻家庭、相邻关系等“抬头不见低头见”的民事纠纷,组织诉前、诉中调解。今年1月至8月,共成功调解纠纷1323件。这一工作模式先后被浙江高院和省委政法委主要领导批示肯定。
  建设“三个系统”便民
  一些当事人由于经济困难请不起律师,在立案阶段无法提供对方当事人的户籍、车辆、工商登记及房产信息。对此,安吉法院推动建立了“点对点”信息查询系统,与县公安、工商、住建等部门联合出台了《诉讼专用查询办法》,今年1月至8月,共提供信息查询服务786人次;其中查询冻结集体土地征用补偿款纠纷保证金案50件,冻结金额101万元,确保此类案件100%执行到位。
  为方便当事人,安吉法院推出了一整套功能齐全的自助服务系统。在立案大厅自助服务区,配备有电子触摸屏查询系统,当事人只要借助第二代身份证和查询密码,就能查询涉及该身份信息的案号、承办庭室及法官、开庭时间、执行进展等案件“进程”信息。服务区还配备了电脑及打印机,供当事人上网查阅、接收资料、修改诉状、打印材料等。
  立案窗口过去常现“一人立案、他人旁听、拥挤插队”的窘境,为克服这一弊端,安吉法院建立了自动叫号系统。来院当事人取号排队,在休息区小坐静候,按号有序前往窗口,办理立案咨询、材料转收等事项。
  完善“四项机制”维稳
  “这起涉及奶牛场污染的大规模群体性纠纷,能够不费‘一刀一枪’事了人和,县法院立了头功。”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赵德清如此评价。
  城郊833名村民诉某奶牛养殖企业环境污染损害赔偿一案,索赔标的额高达849万元。其实,村民真正的目的是“请走”污染源。了解了情况后,安吉法院积极向县委、县政府提出建议,通过行政处罚先行等方式,促使养殖企业主动将1000多头奶牛搬迁出安吉。案件未进入诉讼程序即被化解,被浙江高院列为风险评估工作十大典型案例。
  这起群体性纠纷得以化解,得益于安吉法院的案件风险评估机制。该院出台了《关于重大敏感案件风险评估的操作规则》,明确进行风险评估的重大敏感案件范围,采用分级评估方式,从效果、风险两个方面进行操作。对评估列入重点风险范围的案件,党政联动,多管齐下,形成化解合力。
  今年4月10日,来自安徽省宿州市的61岁女茶工蔡某,在山坡采摘白茶时因站立不稳,左腿摔伤骨折。茶场老板马上将她急送县医院救治,预付了医疗费1万余元。蔡某家人提出索要8万多元的赔偿费,双方一时“谈不拢”。老板通过村里向法庭“告急”,法官马上进村指点“迷津”,双方后达成赔偿蔡某医疗、护理、误工费等共计5万元的协议。
  这是安吉法院利用“诉调衔接”机制支持名特优农业发展的一个片段。该院积极推动县综治委出台了《构建诉调衔接工作机制实施意见》,依托各乡镇综治中心的资源和硬件,设立“诉调衔接工作室”,通过现场调解、协助调解等形式,审查“把关”确认人民调解协议,指导和提高基层人民调解化解“家长里短”的水平。
  该院还不断完善司法救助机制,简化审查程序,扩大救助范围,对于接受司法行政机关法律援助的当事人,可免交其他证明材料即可给予缓、减、免诉讼费。今年共缓、减、免诉讼费347件157万余元。
  2012年,安吉法院收案以57%的幅度急剧攀升。为了应对“案多人少”的突出矛盾、合理配置审判资源,该院探索建立了均衡分案机制:核定审理力量,按照各庭人员配备情况确定指标人数,再根据前三年各类案件人均结案数的85%,确定各庭办案年度基本任务数。设定难度系数,根据不同部门案件的难度系数以及相应的案均工作量,民一、民二、刑事三个业务庭办结1件,折抵人民法庭1.25件,折抵执行局1.5件,相应的分案系数为1:1.25:1.5,由立案庭统一立案和分案。
 据此,该院设计出民商案件均衡分配方案表,使全院民商事案件的分流更加合理和科学,达到人尽其才、各显神通。今年1月至8月,该院收案9414件,结案8149件,同比分别上升39.12%和45.99%;一线法官人均结案178.76件,上升70.39件;月均存案工作量仅为1.24,同比下降0.29个月。这一均衡分案机制被《最高人民法院工作简报》作为“经验交流”向全国法院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