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正文

文章正文XINGTAO.CN

无锡市引导律师面对面服务基层群众

发布日期:2014-01-06 点击量:1601次

    “我家孙子想辞职,但单位不放,这可怎么办啊?”每个礼拜三,无锡市滨湖区河埒街道的各个社区法律服务工作室门前,都会有不少群众早早地前来排队,等待咨询法律问题。记者在在惠河社区服务中心的社区律师工作室看到,75岁的卢爷爷正一脸愁容地向社区律师咨询着。
  锡惠律师事务所的张律师很快现场支招,一下子驱散了老人脸上的愁容。张律师告诉老人:让其孙子写一份书面辞职报告,提前30天通过快递送达单位,并注意保留存单,30天后即可离职。

  律师走进了基层社区

  “引导律师走进社区,可以使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面对面、零距离的法律服务,但原有的社区(村)法律顾问都是义务性质,依赖于法律顾问的公益意识,难以全身心投入,法律服务的质量和水平难以得到保证。”滨湖区司法局长杨振泽告诉记者,正是针对这一现状,他们在两年前实现全区110个社区(村)法律顾问全覆盖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政府购买社区法律服务”模式,在河埒街道全面开展试点工作,努力提升社区公益法律服务的质效。
  据了解,河埒街道位于无锡“副中心”,总人口达20余万人,其中流动人口即达6万余人,辖区内老小区、安置房小区、商品房小区、混合型小区等各种社区形式并存,各类矛盾纠纷日渐多发,且呈现出复杂化、专业化等特点。为提升基层社区的法治化管理水平,他们在河埒街道选择了北桥、溪南、惠河等十个社区,开展“政府购买社区法律服务”试点。即由每个社区出资一到两万元,聘请专业律师进驻社区,建设“社区律师法律服务工作室”,为社区居民提供法律咨询、代写法律文书、举办法制讲座、开展矛盾纠纷调解、受理法律援助等多方位的法律服务。同时根据律师事务所与社区签订的协议,由社区对律师服务的绩效进行年度考核,以决定来年是否继续聘用,从而确保了律师服务基层社区的质量。
  担当社区法制宣传员
  记者在北桥社区看到,墙上张贴公示社区律师的照片,联系电话,专业特长等信息。每周三固定都将固定到社区“坐诊”,为社区居民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服务。而在非周三的时间里,凡需寻求法律帮助的社区居民,可将个人信息和咨询问题先登记下来,等律师周三前来“坐诊”时统一进行解答或处理;遇到紧急事务,可随时通过拨打热线电话与社区律师联系,咨询处理的方法和相关法律规定。
  在社区里,律师除了“坐诊”接访外,还担负着法律宣传员的职责,他们每半个月定期在社区举办法制故事会,向社区居民宣讲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典型案例,同时与社区居民进行互动交流,具体解答群众的法律咨询。
  实现了矛盾不出社区
  “今年,我们社区出资两万余元聘请专业律师到社区坐诊,使法律服务的质量得到了保证,社区居民的矛盾纠纷及各类涉法问题都可在家门口得到解决。自这项制度实施以来,社区无上访人员、无强拆户、无民事矛盾激化,真正实现了矛盾纠纷不出社区。”说起政府购买社区法律服务的实效,惠河社区负责人深有体会。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自开展“政府购买社区法律服务”以来,滨湖区广大律师在河埒街道各社区共接待社区居民法律咨询3500多人次,参与调解各类矛盾纠纷近千次,代理案件20余件,受理、办理法律援助案件20余件,将大量矛盾纠纷消除在萌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