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企业商标权资本化
发布日期:2012-02-06 点击量:2828次
案例:
去年,服装设计专业毕业的刘小姐与朋友开办了一家专门从事服装设计和制作的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为30万元人民币。刘小姐出资20万元,朋友出资10万元,经过与朋友的苦心经营,刘小姐与朋友的服装品牌凭借中国古典特色即将打入日韩市场,但合作的国外客户要求刘小姐公司的注册资本和实收资本增加至300万元人民币。公司虽然生意不错,但他们的现金不多,这可把刘小姐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正当她为了筹措资金焦头烂额的时候,突然想起来自己有一个服装品牌的注册商标,竞争对手曾出价300万元自己都不舍得卖,这个时候刘小姐以注册商标作为出资投入到公司并将注册资本增至300万元。
这就是商标资本化的一个例子。企业商标权资本化归根到底是运用法律的手段让企业的更好的发展,让企业商标更好的体现价值,实现价值最大化。商标资本化就是自然人或法人在经济活动中,以获取公司经营收益为目的,以商标权作价为方式,通过一系列法律运作,最终实现权利人经济利益最大化的一种资本行为。
第一、企业商标权资本化的作用
从行业战略角度,企业商标权资本化可以扩大品牌知名度,迅速占领市场。通过企业商标权资本化,必然会增加消费者接触该商标相关产品和服务的机会,从而提升知名度,有助于增强企业竞争力,扩大产品和服务的市场占有率。
从投融资角度,可以提升资信和担保实力,优惠融资渠道。商标的知名度、美誉度与商标的商业价值存在对应关系。知名商标具有巨大的商业价值,若以知名商标向目标公司投资,将使得目标公司资信能力大幅度提升,不仅提升了企业知名度,也增强了企业再融资的能力。
从企业管理角度,可以同意用工制度和产品标准。以签署商标许可使用合同的方式利用商标,商标权利人并不能对目标公司使用商标的情况进行直接监督。商标权资本化后,商标权利人直接成为目标公司投资人。这样,商标权利人就有权通过公司治理结构加入到目标公司的管理层中,直接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并制定出与出资商标相适应的劳动用工制度和产品服务质量标准。这可以有效维护商标权自身的价值。
从经济收益角度,投资人回报最大化。经济利益最大化是商业活动的最终目的,商标权资本化使得商标权利人直接成为目标公司投资人,实现了资源利用最大化,也实现了回报最大化。
第二、企业商标权资本化的方式
企业商标权大致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直接以商标权出资。商标权利人直接以商标专有使用权出资,并通过签署商标转让合同、商标许可使用合同,将商标权利转让或许可目标公司使用,这是商标权资本化最常见的方式。娃哈哈与达能设立合资企业就是采取了这样的方式。需要指出的是按照我国公司法的货币出资的比例不得低于30%的规定,直接以商标权出资,占注册资本的比例不得高于70%。另一方面,商标权利人以所有权向目标公司出资后,要履行转让手续,就商标权利人目标公司要想正式使用该作为出资的商标,还要依据商标法的规定履行商标许可使用合同的备案登记手续。对直接出资的标的物而言,限制转让之商标权不能成为出资标的物,包括但不限于证明商标、集体商标、防御商标、联合商标等。除此之外,有些商标存在诸如已经许可他人使用、已经出质给权利人等情形,则该商标权的处分权受到一定限制,这类商标权作为出资标的物当然亦应受到相应的限制。
第二种方式是间接以商标权出资。以目标公司支付的商标权转让款出资的须签订商标转让协议,由于商标权利人向目标公司出资的资金来自于目标公司支付的商标权转让款,所以这种方式只适用于目标公司已经存在或者先行注册设立的情况,而且由于是现金出资所以不受注册资金70%的限制。在这种商标资本化方式中,商标权利人一般不打算再持有注册商标了。间接商标权出资的另外一个方式是以目标公司支付的商标权商标许可使用费出资,相对于以商标所有权转让款出资,获得的资金会少于商标转让的资金,而且是在该商标权人打算继续持有该商标的情况下适用。
责任编辑:苏小为
浙江星韬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