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正文

文章正文XINGTAO.CN

小议韬光养晦

发布日期:2012-03-13 点击量:2402次

    韬光养晦——低调做人的一种姿态,高调做事的一种策略。

    越王勾践几乎要全军覆没时为了给自己赢得第二次机会,“乃令大夫种行成于吴,膝行顿首:‘君王亡臣勾践使陪臣种敢告下执事:勾践请为臣,妻为妾。’(史记·越王勾践世家第十一)。勾践引此为奇耻大辱,所以勾践为了给自己赢得一次机会终能忍屈负重。通过十年的卧薪尝胆,韬光养晦而终灭吴,得以雪耻。

    在自然界中,当相对弱小的动物受到强大对手的攻击时它往往会以假死来蒙骗敌人、保护自己。在我们人类社会中亦是如此。韬光养晦也是人类自己的一家假死行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一直都处在一种竞争状态,为了维续生存,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生存本领。人类也需要这样一种假死行为来蒙骗敌人、保护自己。人类社会和动物界一样处在竞争的状态,由于人比动物更聪明,这种竞争也更加复杂和残酷!

    时机未成熟时,需要隐而不发。人非圣贤,谁都无法甩掉七情六欲,离不开柴米油盐,即使遁入空门,“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也要“出家人以宽大为怀,善哉!善哉!”不离口。所以,要成就大业,就得分清轻重缓急,大小远近,该舍的就得忍痛割爱,该忍的就得从长计议,从而实现理想,成就大事,创建大业。所谓大智若愚,便是如此。在“愚”中等待时机。不仅可以将有为示无为,聪明装糊涂,而且可以若无其事,装着不置可否的样子,不表明态度,然后静待时机,把自己的过人之处一下子说出来,打对手一个措手不及。但是,大智若愚,关键是心中要有对付对方的策略。常用“糊涂”来迷惑对方耳目,宁可有为而示无为,万不可无为示有为,本来糊涂反装聪明,这样就会弄巧成拙。

 

责任编辑:罗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