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正文

文章正文XINGTAO.CN

学会巧用逆向思维

发布日期:2012-08-17 点击量:2091次

    我相信大家都听过《愚公移山》的故事,愚公为了修建一条通往山外的通衢大道、改善生存环境,面对太行、王屋二山,带领一家人不论寒冬酷暑,世世代代搬山,最终他们的行为感动了上帝,上帝派两名神仙将两座大山搬走了。
    正是愚公身上这种面对困难敢于挑战,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曾经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人,尤其是人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都会想起愚公,坚信只要像愚公一样坚持到底,就能取得成功。
    虽说愚公执着的精神广为赞誉,但我对他的行为却甚为不解。他搬山的目的无非让他们一家人出行更加方便少走山路,但所付出的代价却是花费世代子孙毕生的精力,这样做值得吗?愚公为何不转变思维选择搬家呢?与其搬山,不如搬家,一家人搬离大山,到离山不远的繁华热闹、交通便利的大都市生活岂不是更好,这样也不会因为搬山而贻误子孙了。
    我之前曾读过一个故事,故事中老人的做法和愚公的做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同样是面对困难,老人运用了逆向思维很好的化解了矛盾。故事是这样的:
    沙克是一个具有犹太血统的老人,退休后在学校附近买了一间简陋的房子。住下的前几个星期还很安静,不久有三个年轻人开始在附近踢垃圾桶闹着玩。老人受不了这些噪音,出去跟年轻人谈判。
    “你们玩得真开心。”他说,“我喜欢看你们玩得这样高兴。如果你们每天都来踢垃圾桶,我将每天给你们每人一块钱。”
    三个年轻人很高兴,更加卖力地表演“足下功夫”。不料三天后,老人忧愁地说:“通货膨胀减少了我的收入,从明天起,只能给你们每人五毛钱了。”
    年轻人显得不太开心,但还是接受了老人的条件。他们依然每天去踢垃圾桶。一周后,老人又对他们说:“最近没有收到养老金支票,对不起,每天只能给两毛了。”
    “两毛钱?”一个年轻人脸色发青,“我们才不会为了区区两毛钱浪费宝贵的时间在这里表演呢,不干了!”
    从此以后,老人又过上了安静的日子。
    面对血气方刚的年轻人,老人知道强制性的命令只会让他们变本加厉适得其反,利用逆向思维,把面子给足他们,反而使得事情的结果向自己的意愿发展。
    在笔者看来,人们往往习惯于沿着事物发展的正方向去思考问题并寻求解决办法,但许多事情我们用正常的思维却很难解决。其实,对于某些问题,尤其是一些特殊问题,不妨从结论往回推敲,倒过来思考,反过去想或许会使问题变得简单,这种思维方式就是逆向思维。我们巧妙的运用它,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同理,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也很好的诠释了这一观点。在缸大、水深、人小,救人困难的情况下,他急中生智,不直接拉人出水,而拿起石头砸破水缸,让水流出,使落水的孩子得救。
    又比如:在传统的动物园内,无精打采的动物被关在笼子里让人参观。然而有人反过来想,把人关在活动的“笼子”里(汽车中),不是可以更真实地欣赏大自然中动物的面貌吗?于是野生动物园应运而生。
    这些都是巧用逆向思维的生动事例,通过这些事例也告诉我们,逆向思维可以创造出许多意想不到的人间奇迹。因此,在面对问题时,当大家都朝着一个固定的思维方向去思考时,我们不妨突破常规思维,敢于“反其道而思之”,让思维向对立面的方向发展,从问题的相反面深入地进行探索,也许你会发现,其实生活中没有那么多解决不了的问题和烦恼。
    世界首富比尔盖茨说过:“人与人之间的区别,主要是脖子以上的区别,——思维方式决定一切!”平常的思维,只能让我们成为平常的人,不平常的思维,才能让我们做成不平常的事情,进而造就不平常的人。
    生活中我们不妨尝试巧用逆向思维这种不寻常的思维方式,从新的角度去思考,也许它会将我们带入另一番不一样的天地。

责任编辑:罗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