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正文

文章正文XINGTAO.CN

姜殿富与哈尔滨北亚牧业有限公司民间借贷纠纷上诉案

发布日期:2017-12-28 点击量:1203次
                                                  黑龙江省绥化市中级人民法院 
                                                           民事判决书 
                                                                              (2017)黑12民终1163号   
上诉人(原审被告):姜殿富。   
委托诉讼代理人:汪吉芳。   
委托诉讼代理人:关金成。   
被上诉人(原审原告):哈尔滨北亚牧业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王俊臣。   
委托诉讼代理人:曹玉明。   
上诉人姜殿富因与被上诉人哈尔滨北亚牧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亚牧业公司”)民间借贷纠纷一案,不服望奎县人民法院(2017)黑1221民初749号民事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于2017年9月26日立案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上诉人姜殿富及其委托诉讼代理人汪吉芳、关金成,被上诉人北亚牧业公司委托诉讼代理人曹玉明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姜殿富上诉请求:1.依法撤销原判,依法改判或发回重审;2.一审认定的事实中,只有20000元的欠据是真实的,其余的皆不是上诉人的债务,但这20000元是职务性公出借款,请二审法院驳回被上诉人的诉讼请求;3.被上诉人欠上诉人二十余万元薪酬,上诉人出具的两万元欠据欠款应从薪酬中予以扣减或冲销。事实与理由:上诉人是被上诉人单位所聘任的销售经理,月工资基本薪酬5000元,招待费每月500元、车补每月500元、电话费每月300元、车保费每月300元、伙食补助每天100元,除上述外还有销售提成奖,这有充分的证据可以证实。我所出具的20000元欠据,是我履行职务公出的借款,报销后的差额才能形成内部欠款,在我没报销之前并不是民间借贷,此款判为一般的民间借贷显著不妥。在原审中,被上诉人所举示的四张欠据,虽然有我的签字,但并非是我个人向被上诉人的借款,而是客户向上诉人购买产品所欠的货款,我是销售经手人,我的签字是证实客户确实是上诉方的货款拖欠人,而且我也不是该货款的购买人,我如何能成为欠款人呢,显然一审判决认定事实不当。   
北亚牧业公司辩称,一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一、一审法院认定的借款事实和欠款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1.借款20000元,有姜殿富的签字确认。一审时,北亚牧业公司提交了由姜殿富签字的20000元借据,注明了借款金额、借款时间及借款人签字,除此之外,没有任何标注。如果是姜殿富所称的此20000元为履行公出的借款,必定会在借据上有文字注明,这是基本的常识,姜殿富称是公出借款不符合常理,也没有提供任何证据予以证明。2.其余欠款共计136818元,均有姜殿富的签字确认。一审时,北亚牧业公司提交了四份欠据,总计金额为136818元,且在四份欠据当中均注明“因本人资金周转不便”,即非常清楚的表明,欠款产生的原因是被答辩人本人的资金周转困难,欠款主体是姜殿富本人,而非其抗辩的其他客户欠款。二、姜殿富主张其与北亚牧业公司存在劳动关系以及工资欠款等,非本案审理范围。综上,一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姜殿富的上诉理由没有证据支持,不能予以支持。   
北亚牧业公司一审诉讼请求:要求被告立即偿还欠款156818元。   
一审法院认定事实:被告姜殿富在原告公司任销售人员期间,2014年11月3日,向原告公司借款20000元,并给原告出具了借据。同时,被告代公司向客户索要货款后,尚未归还公司的贷款136818元。给公司出具了四张欠据,上述欠款经原告多次索要,被告拖欠至今未给付。   
一审法院认为,被告姜典殿富在北亚公司做销售人员期间,在公司借款,与公司算帐后,给公司出具了欠据,借款合同合法有效,对原告要求被告偿还借款的请求,本院予以支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四十四条、第一百九十六条的规定,判决:被告姜殿富给付原告哈尔滨北亚牧业有限欠款156818元,此款于本判决发生法律效力后10日内给付。   
本院二审期间,姜殿富申请证人李某某、孙某某出庭作证。本院依法组织双方对以上证人的出庭证言进行了质证。北亚牧业公司质证认为,证人李某某、孙某某与姜殿富具有利害关系,其证言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本院认为,证人李某某系姜殿富的前妻,与姜殿富存在利害关系,根据法律规定,其证言不能单独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在姜殿富未能举示出其他证据对证人李金某某证实的事实形成佐证的情况下,对证人李某某的证言不能予以采信。证人孙某某证实,其替李某某所代卖的饲料存在质量问题,其证言与本案不具有关联性,对其证言不予采信。   
对各方当事人争议的事实,本院二审认定事实如下:被告姜殿富在北亚牧业公司任销售人员期间,2014年11月3日向北亚牧业公司借款20000元,并给原告出具了借据。同日,姜殿富还给北亚牧业公司出具了四份欠条,四份欠条款项合计为136818元,其中有三张欠条标注了李某某、孙某某、刘某字样,剩余一张欠条未作标注。上述欠款经北亚牧业公司多次索要,姜殿富一直未给付,北亚牧业公司遂提起诉讼。   
本案争议的焦点是:一、案涉20000元借款姜殿富是否应予偿还。二、姜殿富出具的四份欠条的性质为何,以及姜殿富应否对该部分款项予以偿还。   
经二审审理,对当事人争议的焦点问题,本院评判如下:   
一、案涉20000元借款姜殿富是否应予偿还的问题。姜殿富在北亚牧业公司任销售人员期间,向公司预支20000元借款,并出具了借据,同时还承诺,公司可以从其2015年以后的工资中每月扣除2000元用以偿还该款。根据以上事实,可以认定该20000元系姜殿富的个人借款,姜殿富应当承担还款责任。姜殿富提出的案涉的20000元不属于其个人借款,是其在履行职务过程中产生的相关费用,应由公司核销,不应由其偿还的主张,未能提供证据加以证实,不能予以支持。   
二、姜殿富出具的四份欠条的性质为何,以及姜殿富应否对该部分款项予以偿还。经查,姜殿富所出具的该四张欠条,实际上系姜殿富在担任北亚牧业公司销售人员期间,因其所经手销售的货物的货款未能及时收回并上交给北亚牧业公司,后在北亚牧业公司与姜殿富进行对账结算时,姜殿富给北亚牧业公司出具的欠条。对以上四张欠条的真实性姜殿富并无异议,但其认为,其作为北亚牧业公司的销售人员,其职责就是给北亚牧业公司销售货物,至于赊销的货款其是否能清缴回来,不应由其承担责任,应由北亚牧业公司直接向消费者主张权利。关于赊销货物的货款清收问题,姜殿富称谁赊销出去的由谁负责清收。鉴于姜殿富对其给北亚牧业公司出具四份欠据这一事实的认可,结合姜殿富关于赊销货物货款的清缴问题的陈述,可以认定,姜殿富给北亚牧业公司出具四份欠据的行为系出于其本人真实的意思表示,其出具以上欠据的行为,应视为是姜殿富对其所经手赊销出去的货物货款负责清收,并且在不能清收时,由姜殿富本人承担偿还货款责任的一种承诺。另外,姜殿富以欠款人的身份在四份欠条上签字,若其主张该欠款不应由其承担,而应由北亚牧业公司承担,则其应当提供相应的证据来证实其主张,在其未能提供充分证据的情况下,对其提出的辩驳主张不能予以支持。关于姜殿富提出的,在其所出具的四份欠据中,有一份欠据中未有任何标注,该份欠据不存在真实的赊购关系的反驳意见,因姜殿富对其出具欠据的真实性并无异议,该份欠据中虽未标注赊购人的名字,但对具体金额及还款期限均作了明确的标注,加之,姜殿富作为一个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应对其在欠据上签字的行为所产生的法律后果有清醒的认识。姜殿富虽然在一审时举示了一份应收账单,欲证实其该主张,但仅凭该份账单,无法证实姜殿富主张的该笔赊购关系未发生的事实,对其该反驳意见不予采纳。   
另,关于姜殿富在上诉状中提出的北亚牧业公司欠其工资二十余万元,要求用该工资对案涉的20000元借款予以冲抵的上诉请求,因姜殿富在一审时并未对其工资问题提出反诉,本次二审审理时,经法庭征求北亚牧业公司的意见,北亚牧业公司不同意就该问题进行调解,故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   
的解释》第三百二十八条“在第二审程序中,原审原告增加独立的诉讼请求或者原审被告提出反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自愿的原则就新增加的诉讼请求或者反诉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告知当事人另行起诉。”的规定,对姜殿富提出的该上诉请求不予审理,予以驳回。   
综上所述,姜殿富的上诉请求不能成立,予以驳回。原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应予维持。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   
的解释》第三百二十八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第一款第(一)项之规定,判决如下:   
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二审案件受理费3036元,由姜殿富负担。   
本判决为终审判决。
                                                                               审判长  于成林 
                                                                               审判员  朱保东
                                                                               审判员  王春光 
                                                                               二〇一七年十一月九日
                                                                               书记员  唐韵词